close

相傳這些一朵朵散落在森林裡的發光小菇,
是仙女與精靈們在夏夜狂歡中所掉落的火花。
香菇、金針菇、杏鮑菇、巴西磨菇;
我相信大家就算沒看過也都會吃過,
不過有種會發光的小香菇,我相信大多數的人也沒有聽說過吧 !!
雖然,這種螢光蕈固然神秘;但是卻很有可能同時出現在你生活的週遭喔 !!
讓我們在雨後,一起散步進入森林裡,找尋仙女散落火花的秘密吧 !!
一個由美國國家地理所贊助的全球研究計畫中,
在世界各地新發現了7種會發光的蕈類,也因此將可發光的蕈類增加到約70種呢!!
那台灣呢? 其實台灣也有可以發光的蕈類。
有個國外網站(註一)也有介紹到關於台灣的螢光蕈:

螢光蕈,學名:Mycena chlorophos
蕈傘成扁平的鐘狀,大小約0.5cm~2cm,蒼白色夾雜著一點褐色,蕈傘與蕈柄分泌著黏液,並且相當的光滑。在夜間會發出螢光。
採集地點:台灣,彰化,八卦山;2001年5月2日。 腐木上。可食性不明。
通常觀察的季節在於:4~9月下過雨後的夜裡。
那螢光蕈既然這麼迷人,要什麼時候才能夠觀察到呢?
通常是連續幾天下過雨後,那些腐爛的木頭有了足夠的潮濕之後,比較容易觀察到。
在屏東科技大學裡,螢光蕈是都生長在竹林中枯倒腐爛的竹子上。
其實在台灣我個人的觀察經驗中;螢光蕈似乎並不只有一種,那一次發現是在屏東的北大武山裡過夜時所記錄到的,在一些針葉林樹種的基部,我看到了許多會發光的蕈絲,但是那種光線卻相當的微弱。
當皎潔的月光,穿透針葉林灑落在柔軟且微微散發著螢光的柔軟落葉地毯上時,那種感覺是相當的不可思議 !! 那種美麗真的不是言語可以形容。
在看過國外的研究文章後發現,螢光蕈上的黏液是影響這一朵螢光蕈能不能發光的關鍵因素。缺乏黏液的螢光蕈不但有可能無法發光,更可能因為缺乏黏液的保護而枯死。
但是螢光蕈為什麼要發光呢? 老實說,我也不知道,國外的研究目前也似乎未蓋棺論定。有些人認為螢光蕈發光的原因是為了要吸引其他的生物前來取食,順便散佈胞子。但是也有一些國外的觀察紀錄卻顯示就算沒有其他的生物來取食,螢光蕈依然會自行散佈胞子。至少我也是認為螢光蕈可以自行散佈胞子,我也常在野外看見,但拍攝的功力還不夠好,讓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張照片。
好吧 !! 廢話不多說~~來看看螢光蕈吧 !!

通常,雨後的傍晚,就會冒出這一小小顆的形狀。

等過沒多久,就會長出蕈柄。

接著,就會展開蕈傘。

接著,就會發出淡淡的螢光囉!!

其中,有很多的昆蟲是會吃螢光蕈的。

譬如這一隻體色鮮艷的大蕈蟲 !!

軟體動物也是啃食螢光蕈的常客 !!!

譬如上圖的這一隻馬氏鱉甲蝸牛 !!
接著就是不同的拍攝方法所呈現的螢光蕈 !!
接著就是不同的拍攝方法所呈現的螢光蕈 !!



後記:
更有一種美麗的螢光蕈,它的學名就是來自一首美麗的歌呢;莫札特的安魂曲(Mozart - Requiem ),意思是就像片段曲子中的歌詞:永恆之光
這種美麗的螢光蕈,在台灣的其他地方;大家都認為是寶貝。只有在屏科大,不僅僅沒有將這種美麗的螢光蕈保護起來,還任意的將螢光蕈所賴以維生的竹林整片砍伐掉。只能祈求校方的管理單位千萬不要在做出錯誤的決策了 !!
參考資料:
同文同步刊登於小馬部落格
介紹彰化的螢光蕈
斯普林研究中心
中文新聞介紹
維基百科簡單的介紹mycena這一屬的蕈類
葡萄牙網站(裡面有超多很妙的螢光蕈照片)
自然攝影中心1 2
莫札特安魂曲
Lux Aeterna By Clint Mansell (永恆之光 by 克林特曼塞爾 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