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可以被遺忘的,但如果結合生活經驗的歷史,是需要被保存的!記憶中,第一次

的打棒球的記憶就是在這邊-東港的二戰日軍宿舍(俗稱共和社區),但卻沒有因此而

造就亞洲之光,但卻這種生活記憶卻烙印在五、六年級生的東港人,誰沒有去過那邊

的空地揮棒?誰沒有去過東港游泳池揮汗?誰沒有去那邊散過步?除了東港溫王爺跟

黑鮪魚,還有什嗎可以值得讓所有東港人喚起你的記憶?

因緣際會,得知這個小時後曾經揮汗的美麗家園,卻面臨國防部及屏東縣政府改建命

令,可能面臨拆除的命運!耆老不會在有可以運動散步的空間,再也聽不到小孩嬉戲

歡鬧的聲音,而身為東港人的我們能為這僅存的綠地要如何盡最後一份心力?

自詡為文化環保縣長 曹啟鴻縣長,在屏東縣政府的2007年的施政白皮書中,將這美

麗的生活公園,視為屏東縣發展的毒瘤,需要進行改造計畫,成為新興的住宅區,開

發後預計可以有超過卅億的進帳。雖然二戰古蹟不是我們所建設,但完整的保存至今,

卻可以成為一個歷史文化公共財。

東港二戰文化古蹟,或稱之為共和社區,在日本二戰後,進駐另外一批眷村子弟,有

導演金士傑及屏東縣單鏡頭攝影協會的文化素養。在這邊看不到眷村的任何氣息,看

到更多的是文化的融合,台灣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結合日式文化、眷村文化及台灣生活

經驗的地方,真正是達到共和的目的!

東港二戰文化古蹟,有其歷史價值、共同的生活記憶,還有細膩的日式禪式庭園建築

,應可以發展為文化觀光財,將日本觀光客帶入時光隧道,緬懷過去生活的經驗。這

或許在三個月後會消失,也不可能有規畫的日式歷史建築出現在美麗的寶島。

東港的子弟,不分你我,不分族群,請到這倒數的三個月內,請到這美麗的共和社區

,告訴你的下一代,以前你是如何在這邊揮汗、如何跟另外一半在這邊共許終身。

如果你有任何的管道可以協助這一美麗的瑰寶,也請你跟我聯繫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